学校五年发展规划办学理念与规划项目目标

发布日期:2017-11-30   来源:   
五年发展规划办学理念与项目目标
办学理念:修德允能、圆融通达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卢湾实验小学的办学理念是“修德允能、圆融通达”。
“修德允能、圆融通达”是根植于学校历史土壤、采集学校现今养分,从现今指向未来的一种办学理念。在学校办学的历史上始终关注学生人格健康、关注学生德能兼修、关注学生个体发展是始终所坚持并一脉相传的。从现今考虑,学校与高校合作办学,学校增加办学的开放度,与家长、与社会等教育资源开始了多方面的资源整合,已开启了一项“大教育”合作圈的探索历程。
“修德允能、圆融通达”的办学理念是指:

l  “修德”意指修身明德、养性立行,是教书育人的最高境界与终极目标。

l  “允能”是指公平公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允许他们发挥所长,用自己的特长带动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允能”需要鼓励学生表达交流、倡导学生沟通合作、创造条件激发潜能,“允能”是对个性和人格的尊重,是对能力和才华的尊重,是对竞争和创新的尊重。

l  “圆融”之“圆”是顺应自然,是以顺应学生天性来促进对学生发展客观规律的遵循,是对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坚守与认同;“融”是融汇,是对不同文化的共通、共生与整合,是一种气度,是对学校文化的包容与吸纳,是一种方法,是一种对教育资源的融汇与凝聚。

l  “通达”是指融通贯通、理解沟通、达意达到,是指学校的各类教育资源的互通互融,是文化、思想上的开放与交融;同时是指对学生培养的一种期许,能变通、善融合,在通达交往中体现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势,能力提升。

“修德允、圆融通达”是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卢湾实验小学的办学理念,她代表着上师大卢实小人的人格理想,因此我们所要培养的学生是带着“修德允能、圆融通达”印迹的现代小学生,“个性阳光、文明尚礼、智慧创新、和谐圆融”是走出上师大卢实小的每一位学生所期望拥有的品质;“修德允能、圆融通达”同时是每一位上师大卢实小老师的坚守与认同,“尊重专业、尊重能力、提倡创新、提倡合作”的圆融型教师在实现我们共同愿景的过程中得到潜能开发、专业提升和人生价值体现。

“修德允能、圆融通达”是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卢湾实验小学的办学理念,她代表着上师大卢实小人对文化境界的追求,倡导以“德”修身为核心,以“能”创新为重心,在“平等与尊重、合作与责任、对话与分享”的和谐奋进的氛围中汲取外力、整合内力、形成高效作用力,促进学校的发展,同时营造属于我们上师大卢实小的学校特色文化。

“修德允能、圆融通达”是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卢湾实验小学的办学理念,她体现着学校的办学思想,同时为学校办学提供方法论指导。在“修德允能、圆融通达”理念的指导下,探索在学校管理、课程教学、德育工作、教师发展、资源整合等方面一系列特色性的做法,促进办学、促进学校发展。

项目一:学校文化管理

关键词:文化管理、凝练内化

1.  责任部门:校长办公室

    2.  项目负责人:匡文雯

 3.  指导思想: 学校践行文化立校育人,以项目入手,倡导学校“圆融文化”。从物质文化层面进行创意规划与布局;从制度文化层面注重学校发展理念与学校章程、学校发展规划间的关联;从行为文化层面落实“圆融”团队文化管理;从精神文化的层面关注文化的认同与文化的立校育人效应。

4.  项目目标:

1)梳理并总结学校“圆融文化”管理课题成果,出版专著并在管理实践中进行推广,同时把文化管理的路径向协作块进行区域辐射。

2)梳理学校章程,凸显“圆融文化”管理特色,依托学校发展规划项目实施体现文化管理效能。

3)学校管理重心下移,建立年级组核心负责制,在年级组中倡导“圆融文化”管理,提高管理效能

4)进一步梳理管理部门职责,实施新一轮管理岗位竞聘,实行部门负责人年度述职工作。

5)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发挥党支部、工会作用,争创文明校园;实行教工社团活动课程化,体现“圆融文化”管理的人文关怀。

项目二:五彩课程再构

1.  责任部门:课程师训部

2.  项目负责人:李芳菲

3.  指导思想: 以“修德允能、圆融通达”的学校核心文化为引领,完善“五彩童梦”课程架构,凸显课程特色;以课程管理为切入口,持续推进“两维度四路径”的课程实施路径,提升课程实施品质,形成鲜明的课程品牌;加强流程管理和教研组建设,基于标准、基于生本,落实减负增效。

4.  项目目标:课程再构 凸显特色 

1)基于学校办学理念和学生、家长、社会的需求,进一步梳理、丰富和完善“五彩童梦”课程,进行课程再构,凸显课程特色。

2)以课程管理为切入口,持续推进“两维度四路径”的课程实施路径,提升课程实施品质,形成鲜明的课程特色。

3)加强课程流程管理及教研组建设,继续开展“基于标准的教学与评价”项目研究,以学业质量绿色指标为指引落实减负增效。

项目三:卓越教师培养

1.  责任部门:课程师训部

    2.  项目负责人:王欣、夏明

3.  指导思想: 基于卢实小教师现状和发展方向,厘清“卓越教师”培养的内涵,形成教师发展梯队。通过教师培训课程资源的梳理与拓展,基于教师个体发展所需,以“互助通达”、“卓越发展”为实施路径及达成目标,坚持需求导向、组团共建、技术创新的基本原则,有效落实师资的专业提升和发展。

4.  项目目标:互助通达、卓越发展

1)界定上师大卢实小“卓越教师”的内涵,形成教师发展梯队。

2依托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优势,与高校合作开发“卓越教师”培养项目,根据教师发展需求,聚焦课程,立足于市区级共享培训课程的基础上为教师发展梯队匹配校本培训课程和相应的发展路径,促进教师综合素养的分层专业提升。

3)进行教师评价机制的变革,运用多元评价机制促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的形成与提升。

项目四:资源保障运作

关键词:资源统整、合作共赢

1.  责任部门:学生发展部 教育服务部

    2.  项目负责人:蒋晓政、陈雪强

3.  指导思想: 作为上海市家庭教育基地、上海师范大学的附属小学,学校深化创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资源共融模式,以“3+3家校互动模式的深化实践;以“3+3社区教育联动模式的初探;以高校合作项目“卓越教师”培养等提供资源保障。学校以统整教育资源为核心,开发课程创意空间,为“五彩童梦”课程的实施及“圆融”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保障支持。

4.  项目目标:

(1)多维度开发教育资源,对校内外教育资源进行统整,为学校规划各项目的实施提供资源保障。

(2)深化完善“3+3家委会运作机制并有效落实;拓展社区“3+3教育联动模式;有效形成教育合力,构建“三位一体”大教育模式,为学校办学提供资源保障。

(3) 依据学校办学理念,规划课程创意空间,为“五彩童梦”课程的实施及“圆融”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支持。

项目五:阳光少年培育

关键词:课题引领、生成体验

1.  责任部门:学生发展部

    2.  项目负责人:王晴红、刘晓薇

3.  指导思想: 围绕卢实小学生培养目标,厘清丽园“阳光少年”培育的内涵。以市级重点课题的引领,构建德育微课程整体架构,开发完善育人资源平台,丰富课程内涵。以少先队市级子课题研究项目为导向,展开少先队活动新视界、新媒体、新思路的创新型实施与运作,有效推进丽园“阳光、智慧”双系列活动。为每位学生提供彰显个性特色的舞台,实现与“个性阳光、文明尚礼、智慧创新、和谐圆融”学生培养目标的有效对接。

4.  项目目标:

1)结合办学理念及学生培养目标界定“丽园阳光少年”内涵。依托德育市级重点课题,整体架构德育校本课程,培育丽园“阳光少年”群体特质。

2)持续推进“两维度四路径”育人资源、育德资源平台及丽园双系列活动的实施保障。

3)依托少先队市级子课题,以新媒体的方式开展少先队活动课程,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凸显常规教育平台的特色。

特色项目:【允能教学特色】

1.  责任部门:课程师训部

    2.  项目负责人:袁海莉  陈华

3.  指导思想: 围绕卢实小教师、学生培养目标,深化“允能教学”的内涵,通过“允能教学”团队的构建,及教研模式的架构和推进,开展以研究主题引领“允能”的“教”与“学”的研究,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实现分层专业发展;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挖掘学习潜能,不断凸显学校圆融教研文化

4.  项目目标:架构模式  允能发展

1)依据卢实小教师、学生发展现状及需求,界定各阶段“允能教学”团队人员组合,组建“允能团队”,确立研究主题,架构推进“允能教学”教学模式,突显 “允能教学”各时期的发展特征。

2)根据各阶段“允能团队”主题,规划实施路径及措施,为允能教学模式的推进做好保障,通过系列“教”与“学”的研究,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实现分层专业发展;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挖掘学习潜能。

3)以“允能教学”为载体,通过“允能团队”的构建及实施推进,聚焦“多元互动”的教研模式,发挥团队辐射,不断凝练成圆融的团队教研文化特征。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