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课题成果与转化应用:《多元智能理论视域下的小学低年级古诗学习》

发布日期:2018-12-19   来源:   

教科研课题成果与转化应用

《多元智能理论视域下的小学低年级古诗学习》

摘要:小学语文学习是学生习得语文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是构建多元智能的舞台。传统的古诗学习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小学生素质培养的要求。在多元智能理论的视域下,小学低年级古诗学习被注入了全新的活力。本文先阐述了多元智能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分析了低年级古诗学习的现状,强调了多元智能理论的重要性,设计了一些利用多元智能理论开展的低年级古诗学习的活动,为低年级古诗学习研究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考。

 

一、研究背景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的产生源于培育它的环境与土壤,重视基础学科研究和学科交叉研究的哈佛大学及其教育研究生院“零点项目”研究所促进了它的生成。该理论的孕育者加纳德本人有着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经历,这也是该理论产生必不可少的主观因素之一。但加纳德也提到,就人类以往的学习活动与经历来说,受到重视的思维种类,就仅仅是逻辑分析的思维。加纳德在研究正常的和天资优异的儿童时,研究大脑受到损伤的成年人时,他发现人类拥有一定数量完全不同的能力,他将它们命名为“人类智能”。这些智能是音乐、绘画、舞蹈、雕塑、诗歌以及其他艺术形式的思维基础,那些受到脑损伤的人,其余智能仍可能被激发,也就是说这些智能彼此之间相对独立,也就是智能的多元化。多元智能理论主要由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以及自然探索智能组成。多元智能理论首先吸引的是学前教育工作者和小学低年级教育工作者。当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教育实践过程中,遵循多元智能之理而教,以多元智能为本而教,“让每个孩子在自己强项的基础上发展,让每个孩子以优势智能带动弱势智能”的教育理念受到更多教育者的重视。之后,各领域的学者对该项理论不断加深,世界各地的实践也表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二)低年级古诗学习亟需突破传统的局限性

为了深入了解低年级古诗教学的现状,以便于能更为有效地改进古诗教学,笔者在研究期间充分利用自己的任教资源,在本校对低年级古诗教学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力图从所收集的数据中寻求突破点。在前期的初步了解中,主要发现了以下较为集中的情况: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

1、      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不高

相比较内容丰富的现代文,精悍短小的古诗文并不能很好地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年级学生中,很大一部分学生较之现代文,学习古诗的兴趣度不高。

2、学生普遍反映检查方式单一

对于孩子们来说,教师在教完一首古诗后,所采取的反馈方式一般都是背诵。学完一首背一首,大部分都是机械性的操作。可想而知,长此以往,若干年后,真正记在心里的古诗却没有几篇。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师对古诗的教学时间随意性比较大

现在上海小学低年级周课时为9节,平均一篇课文耗时2课时,加上每周还有写字、阅读等学习内容。一学期下来分配到古诗教学上的时间也就几节课。教师们一般利用一节课多余的时间进行古诗教学,这短短的几分钟也只能流于形式地诵读,然后布置回家背诵的作业,整个教学就结束了。

    2、教师重积累背诵,轻情感体验

如今的古诗教学,积累背诵是常态,这仅仅使学生的语言智能得以发展,而轻视了学生的感性体验,其他智能未得到训练与发展。这就如同工厂用机器生产产品,统一模式下的机械性操作,这种模式化的道路,实则和素质教育是背道而驰的。对于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做到的展开想像、体验情感,根本没有很好地落实,更谈不上让学生理解文学之美,在文学的诗性世界里徜徉了。

另外,从教科书本身来看,教科书中所选古诗内容界定不明晰,受重视程度较低。我国的语文教科书向来以“文选型”为主流,为正宗,语文教科书的研究,很大程度上便落实为“选文”问题的讨论。但如何真正基于学生所需的角度进行文章的选定,一直处于讨论的风口浪尖。王荣生博士曾在他的《语文课程论基础》一书中提到不同的选文要求教师运用不同的教法,提供给学生的也应该是不同的有效学法,那么小学阶段选用的各代零散的小诗,究竟属于哪一种选文类型,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处理似乎都应该仔细考虑,而这些零散的古诗是否就能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古诗的魅力,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恐怕也很难说清。

   (三)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促进低年级儿童的古诗学习

在低年级古诗学习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让每个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优势智能进行趣味化的、高效的学习。首先,教师在实践教学时,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情特点,根据古诗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而这些目标一致的学习活动分别体现了不同的智能范畴。在课堂学习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让每个学生能够参与课堂。学生可以运用自己所擅长的智能对所学古诗的内容进行加工与强化,在互相探讨与磨练中彼此带动自己的弱势智能。其次,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画、声音、微视频等技术打破以往过多关注语言智能而忽略其他智能的开发和利用的这一局限,充分调动校内校外资源,利用多种渠道激发学生的潜能,为学生构建多元情境、搭建多元舞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提升他们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营造和谐经典的校园文化。

 

二、多元智能理论视域下的低年级古诗学习活动

基础教育实践证明,合理调配各种教育资源,建立良好的学习关系对学习者多元智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古诗是语文学习的重点,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古典诗词的学习中,既要有教师与古诗之间的对话、学生与古诗之间的对话,同样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当低年段的学生运用自己的智能与古诗之间产生了各种形式的对话,例如诵读、表演、绘画,不仅能够使学生的语言智能得到巩固发展,也能提升他们的肢体运作智能,音乐智能等。当学生在与老师、同学的互相合作中学习了古诗,这既发展了学生的人际智能,也促进了学生的内省智能。这也为本研究提供了思路,教学的创新在于多维角度的协同共营。

    (一)运用语言智能,提升诵读情趣

诵读,可以说是进入诗歌内核的一把钥匙。古诗的诵读方法很丰富,通过运用声音的高低长短,气息的轻重缓急,把自己感受到的情感表达出来。在一年级学习《咏鹅》这首诗时,学生先倾听了教师趣味盎然的诵读,接着自由组合,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开展学习。在反馈诵读环节中,学生看着大白鹅在水中自由游动,轻舞翅膀,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自主地加上了适当的语气和动作,边诵边思,边诵边演,不仅增进对古诗词的理解,也对古诗词的情感产生了共鸣。运用语言智能,学生陶醉在自己的诵读中,提升了他们的学习情趣。

(二)开启音乐智能,感受诗歌意境。

人以右脑沟通心灵,如果单调机械地重复,只会对脑产生抑制,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音乐具有集中注意力,提高记忆力,开发智力等多种效应。右脑常被称为“音乐脑”,经常倾听音乐,能改变大脑的劣势地位,转换大脑能量平衡,从而使脑电波发生变化,达到使大脑活化的目的。一年级下半学期,为配合上海市举办的“我爱诗词美”大赛,在音乐老师的配合下编排了一首《静夜思》,伴随着音乐,学生们吟唱了此诗,一节课下来,学生们在充满意境的音乐氛围中,开发了音乐智能,用吟唱来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以及作品的意境。

(三)运用肢体运作,感知诗歌情意。

古诗十分注重形象的描绘,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这个道理。诗歌往往是诗人借景而作。结合古诗的这一特点,在学习古典诗词时,学生用自己的巧手勾勒出诗中的内容,不仅可以通过“诗眼”,理解诗意,体悟诗情,还能促进肢体运作智能。结合我校的五彩课程,利用周五的创新课时间,学生学习了《一字诗》,该诗中诗人用十个一写了一首有趣的诗歌。学生运用剪贴画的形式,一边听诵古诗,一边尝试拼贴图片,并根据理解为背景配上了合适的颜色。

(四)开启空间智能,重构诗歌画面

空间智能是指学生感知结构、空间、色彩和形状的能力。在学习《夜宿山寺》这首古诗时,学生借助多媒体课件,体会了“危楼高百尺”的空间概念。利用真实的空间、课文中的插图、古诗文中所描绘的情境,学生对空间有了全面的理解。

(五)唤醒内省智能,促进互动思考

互动讨论是提高内省智能的一种方法。学生在对古诗内容、学习过程的互动讨论与反思中,提高内省智能,加深了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在学习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时,当学生被问道:“为什么作者说这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了充分的讨论,他们经过自我阐述、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进行探讨,你一言,我一语,加深了对诗文内容的理解。

(六)提升人际智能,展示诗歌文化

现代社会对人际交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际交往智能要求学生能够辨别他人的情绪,读懂别人的情感与意图,能在与他人的合作中进行人际交往。利用寒假时间,全校二年级学生参与了“我爱丽园诗词美”的比赛,参赛学生可邀请自己的伙伴、爸爸妈妈,结合课内外的知识,运用音乐、书法、绘画、舞蹈、体育等其他各类艺术形式,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表现手段,把自己在一、二年级学到的喜欢的古诗词制作成小视频、剪贴画、画报等形式。所有上交的作品在本年级中展开了海选,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已通过校园“五彩童梦课程”的平台进行展示。赛后,获得人气奖的几位选手都提到,优秀作品的产生离不开与他人的反复沟通与磨合。可见,校园舞台不仅展示了他们的风采,还提升了他们的人际智能。

(七)拓展自然智能,巧用微课平台

“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即学生通过视频可前置学习。在学习《小池》一诗时,学生也试着寻找了自己身边的夏天,用短视频的形式记录下来,在课堂学习此诗时,学生借助自己搜集的资料探讨自己眼中的夏天。这既拓展了他们的自然智能,同时,又为此诗的学习埋下了情感基础。

   

三、多元智能理论对古诗学习的启示

综上所述,在多元智能理论的视域下,低年级古诗学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明显,而且学生乐于去学,乐于接受。在日常学习中,我们可以继续探索多元智能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识字、阅读等方面的联系,使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发挥更大的优势,为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多元智能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分享到:

相关信息